郑建明
来源:互联网

籍贯浙江省,金融学博士,中共党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WTO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特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已在国内外发表经济学论文42篇,在国内外公开出版著作23部,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8项,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5项,已获得2项省部级奖励。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99年7月 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金融系)。

1996年7月 获得中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硕士学位(金融系)。

1993年7月 获得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系)。

工作实践

2002.6 —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1999. 8 —2002. 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1998. 7 —1999. 2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1996. 9 — 1997. 9 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报》主编。

主讲课程

资产定价与证券投资、人民币汇率、公司治理、新制度经济学。

主要贡献

著作

“资本国际化与中国企业发展”,《光明日报》(理论版),2006年8月28日(第二作者),0.3万字。

“铁矿石国际供求格局、中国的市场地位与应对策略”,《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0.8万字。

“石油的国际供求、定价机制与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第48-52页,0.8万字。

《金融学》(第二版,参编第12章),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5.6万字。

证券投资学》(参编第12章),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4月版,4.3万字。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货币化、资产泡沫与宏观调控”,《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第8期,0.8万字。

“汇率变动与资产价格——兼论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宏观调控思路”,《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7期,0.5万字。

“股权分置与国有股减持定价:一个外部性视角”,《中国经济评论》2005年第1期,1.2万字。

《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框架与实证研究》(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12月版,20.5万字。

《中国股市:玩家、制度与未来》(译著),东方出版社2004年12月版,20万字。

《北京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报告2005》(副主编),同心出版社2005年2月版,4万字,获得第十三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三等奖

《世贸组织规则与应用实务》(主编),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培训教材,2003年5月,21万字。

《中国入世承诺与履行实务》(主编),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管理培训中心培训教材,2003年5月,23万字。

《跨国经营理论与战略分析》(副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1.4万字。

《金融学》(参编),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7万字。

《中央银行学概论》(参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8.2万字。

《另眼看世贸组织》(合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版,10.5万字。

《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与对策》(副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4.1万字。

《与官员谈世界贸易组织》(合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9.6万字。

《金融问题前沿》(撰写第二篇第2-4章,第四篇第1章),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3月版,6.4万字。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解读》(参编第7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4.1万字。

“我国贸易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应对思路”,《管理世界》(双月刊)2001年第5期,1.6万字。

“中国加入WTO后利用外资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前沿》(月刊)2001年第3期,0.8万字。

《跨世纪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专著)香港励志出版社1999年11月版,17.0万字。

“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探讨”,《金融研究》(月刊)2000年第4期,1.7万字。

“现实对初衷的背离—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月7日第5版,0.4万字。

“人民币汇率超稳定的制度归因”,《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月14日第5版,0.4万字。

“人民币汇率的制度创新压力”,《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月21日第5版,0.4万字。

“汇率市场化的分步实施”,《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1月28日第5版,0.2万字。

“现行利率制度对汇率市场化的不配套”,《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2月18日第5版,0.4万字。

“构建配套的利率决定机制”,《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2月25日第5版,0.4万字。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讨论”《国际商报》1999年12月6日第6版,0.4万字。

“论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性因素”,《深圳大学学报》(双月刊)2000年第5期,1.6万字。

“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运用的有效性分析”,《深圳金融》(月刊)2000年第2期,0.9万字。

《欧元解析》(参编第12章第2—3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1.5万字。

《双赢—中国入世透析》(副主编,撰写4-9页、14-15页33-35页36-38页54-78页93-95页100-104页255-261页、269-288页),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4.1万字。

“论我国的产融结合问题”,《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8年第71期,0.8万字。

“谈当前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深圳金融》(月刊)1998年第5期,0.9万字。

“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与对策分析”,《深圳特区报》1998年10月15日第5版,0.4万字。

“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势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特区理论与实践》(双月刊)1998年第3期,1.3万字。

亚洲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羊城晚报》1998年1月17日第6版,0.5万字。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初探”,《金融理论与实践》(月刊)1997年第6期,0.6万字。

“我国货币政策地方化倾向分析”,《上海金融》(月刊)1997年第5期,0.5万字。

“应适时发展产业基金”,《中国证券报》1997年7月7日第3版,0.4万字。

课题

1、《加入WTO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外经贸部课题,任课题主持人),4.5万字,2001年10月结项。

2、《风险投资与深圳市高科技产业培育》(广东省社科联课题,主要参与者) ,1.8万字,2001年6月结项。

3、《西宁市2001-2010年经济与社会发展前景战略与对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主要参与者) ,1.3万字,2000年6月结项。

4、《中国加入WTO后利用外资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外经贸部课题,主要参加者),0.8万字,2000年12月结项,获得第三届全国外经贸部奖研究报告二等奖

5、《加入WTO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项目,任课题主持人),4.1万字,2002年9月结项。

6、《加入WTO与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对外经贸大学重点项目,主要参与者)3.0万字,2002年3月结项。

7、《美国货币经济模型的涉及指标与分析方法》,商务部课题,2003年2月立项,任课题主持人,2.2万字,2003年8月结项。

8、《大宗资源性商品国际供求格局与变化趋势问题研究》,商务部课题,2005年8月立项,任课题主持人,12.1万字,2006年3月结项。

1、《中国汇率制度选择、宏观绩效与金融稳定性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6BJL052),2006年5月立项,预计2008年12月完成,担任课题主持人。

2、《开放经济与人民币汇率的决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批准号:03GB790033),2003年立项,预计2006年完成,担任课题主持人。

3、《渐进式开放与人民币汇率决定—兼论加入WTO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91084),2004年立项,预计2006年完成,担任课题主持人。

4、《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应对策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05JJD79031),2005年立项,预计2008年完成,主要参加者。

5、《海湾六国海外投资格局的变动与我国吸引其投资的对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5年立项,预计2008年完成,主要参加者。

6、《中国成品油分销模式问题研究》,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石油业商会研究项目,2005年7月立项,预计2006年完成,担任课题主持人。

7、《国际贸易中的“汇率操纵论”问题研究》,商务部课题,2006年6月立项,预计2006年完成,担任课题主持人。

8、《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商务部课题,2006年8月立项,预计2006年完成,担任课题主持人。

参考资料 >

北京运动翘楚体育用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