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奇
来源:互联网

施奇(1922年至1942年5月,原名施美云,在狱中化名周琳),女,平湖市人,是中国革命烈士。

施奇幼年历经寄养与驱逐,幸得马老师收养,不仅获得读书机会,还被改名为“奇”。1936年,14岁的施奇赴上海市当童工,先在缫丝厂饱受压迫,后转至申新九厂做摇纱工,受到抗日救亡运动触动加入罢工,经党组织安排进工人夜校学习后,坚定跟共产党走的信念。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她加入中国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赴前线救伤员;1938年8月,施奇参加新四军,编入军部教导队任班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学习刻苦、表现优秀,她获“好班长”称号,结业后她先后在军部速记班、机要科任职,后任江北大组组长,获战友“坚毅淳朴,正派大方”的评价。

1940年秋,面对中国国民党反共高潮,施奇主动请战随新四军承担译电工作。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她沉着译电联络党中央,突围后失散被俘,遭轮奸仍揭露事变真相,后被转至上饶集中营。集中营的难友毛维青得知新来的“女犯”正是遭顽军轮奸、病入膏肓的战友施奇,当即装病溜进其监房。屋内阴森臭秽,仅靠微光隐约见施奇卧于床榻,面色惨白、形容枯槁,处境凄惨。毛维青胸痹心痛落泪,哽咽着承诺会设法为她治病。施奇反倒安慰毛维青,言“阿薇,别难过,革命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现在我们虽然暂时失利,但中国国民党的阴谋和它的反动本质已在全国人民面前暴露无遗,个人得失算不了什么!”顿了顿,她又继续说:“他们给我治病的惟一条件就是要我自首,但我能自首而苟且偷生吗?”她的语调变得越来越激愤,“不!虽然我的肉体被玷污了,但玷污不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心。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就决不停止对敌人的斗争!”之后,在狱中党组织的领导下,难友们为她发起抗议,迫使狱方提供基本治疗,她的病室也成了狱中队际联络站。1941年底,战友准备越狱时告知施奇计划,她为不拖累战友而放弃越狱机会;1942年5月,施奇被中国国民党特务活埋于上饶茅家岭,年仅20岁。

施奇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机要战线上坚贞、圣洁而崇高的“丹娘”。

人物生平

苦难童年与觉醒

施奇,原名施美云,1922年出生于平湖市徐家埭北面的姜家村(今属平湖市林埭镇华丰村)一户贫困家庭。父亲是糖坊的手工业工人,家境贫寒,母亲潘氏无力抚养,将她寄养于娘家。周岁时,她被送至东村杜埭施家,却因养母之子夭折,被诬陷“命硬克子”而赶出家门。幸得太平庙学校马老师收养,不仅教她读书识字、明辨是非,还为她改名“奇”,寄望她成为不凡女子。

1936年春,14岁的施奇为谋生计,进入上海市一家缫丝厂做童工。她的双手整日浸泡在沸水中捞丝,十指常年溃烂,却仅能换得三餐稀粥,还常遭工头鞭打。后来,施奇转至申新九厂做摇纱工,期间目睹青年工人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深受触动,毅然加入罢工行列。党组织送她到工人夜校学习,她也逐渐认清劳动人民受压迫的根源,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信念。

投身革命与成长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施奇加入中国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共产党外围组织),奔赴前线抢救伤员。她从零学起医务知识,短时间内便掌握药品使用方法,还能开具简单处方。同年,施奇与革命烈士周山在医院相识。之后,上海市失守,陷为孤岛,煤业救护队随军撤退,向苏、锡、宁等地区转移。一路上看到日寇到处烧杀兽行,更增强了人们的民族仇恨。在宣城车站,周山带领大家抢运一批汽油时,又遭到敌机轰炸,煤业队员中有人被炸伤,有人被吓疯。周山目睹这些,悲愤填膺,更坚定了抗日的决心。正在抢运时,周山又遇到了施奇。二人在异乡客地再次邂逅后,更觉分外亲热,相互叙述撤退经过,同恨中国国民党的腐败,共吐继续抗日的志愿。二人感到志同道合,目标一致,在艰难的岁月里,施奇与周山相互勉励相互鼓舞,坚定了革命的信心,也日渐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施奇对周山的豪爽、能干、坚毅无畏的性格很敬慕,施奇的淳厚、忠实、一心革命的本质也赢得了周山的倾心,感情在默默地滋长起来。

1938年初,施奇参加了中国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在宁波市,她主演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唤起大众的救亡热情。5月,施奇与周山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部队为了战争环境的需要,规定部队干部谈恋爱、结婚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28岁、三年军龄、团级干部,施奇与周山都不够条件。领导对他俩恋爱的事早已知道,允许他们抗战胜利后结婚,之后施奇进了教导总队学习。同年7月,施奇随煤业救护队到皖南“古关”,在叶进明、忻元锡、周中奎(即周山烈士)等帮助下学习《大众哲学》《共产党宣言》《红星照耀中国》等进步书籍,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同时,她也萌生了参加新四军的愿望。同年8月,施奇离开煤业救护队到皖南泾县中村,参加了新四军,被编入教导队第八队九班任班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尽管文化程度低,她却刻苦钻研,政治、军事、文化成绩均名列前茅,行军时主动帮战友分担行李,被称为“好班长”。1939年,施奇结业后先后在军部速记班、机要科任职,很快熟练掌握业务并担任江北大组组长。她身着灰军装、腰束黄皮带,英姿飒爽,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威信颇高,战友评价她“坚毅淳朴,正派大方”。

皖南事变与被俘

1940年秋,蒋介石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北撤,实则暗中部署7个师8万兵力伏击。组织本计划安排女同志经上海市转至苏北,施奇主动请战,要求随部队同行承担译电工作,获组织批准。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被围于茂林地区。施奇沉着译发电报,与党中央保持联系。突围中,她与战友失散,化名周琳躲在农户家中,后被中国国民党顽军搜出并惨遭轮奸。顽军将她押至三战区政工队企图收买,她却借机向进步青年揭露事变真相。之后,顽军又把她作为中国共产党嫌疑投入了广丰区监狱。

狱中抗争与牺牲

在狱中,施奇被囚于阴森监房,身染重疾、日渐衰弱,面对敌人诱降却始终严词拒绝,顽固派恼羞成怒,将她押送到江西上饶集中营。监狱里缺医少药,特务们不给治疗,施奇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施奇被特务们隔离到了医务室的一间房子里,没有人照料,自己不能起床。大小便不方便,医生就在她的床板上打一个洞,让她把大小便从洞中拉出,任其流到床底下的盆子里。即便到了这个样子,施奇被特务们逼迫悔过自首。

集中营的难友毛维青得知新来的“女犯”正是遭顽军轮奸、病入膏肓的战友施奇,当即装病溜进其监房。屋内阴森臭秽,仅靠微光隐约见施奇卧于床榻,面色惨白、形容枯槁,处境凄惨。毛维青胸痹心痛落泪,哽咽着承诺会设法为她治病。施奇反倒安慰毛维青,言“阿薇,别难过,革命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现在我们虽然暂时失利,但中国国民党的阴谋和它的反动本质已在全国人民面前暴露无遗,个人得失算不了什么!”顿了顿,她又继续说:“他们给我治病的惟一条件就是要我自首,但我能自首而苟且偷生吗?”她的语调变得越来越激愤,“不!虽然我的肉体被玷污了,但玷污不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心。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就决不停止对敌人的斗争!”之后,在狱中党组织的领导下,难友们为她发起抗议,迫使狱方提供基本治疗,她的病室也成了狱中队际联络站。

1941年底,战友准备越狱时告知施奇计划,她虽渴望自由,却因担心拖累战友选择留下,嘱托战友“控诉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为我和千千万万死难的战友报仇”。1942年6月8日深夜,施奇被国民党特务诓骗表示,日本鬼子打来了,为了安全,要把她送去福建省。施奇被他们用一张竹床抬出茅家岭监狱,走了约百来米,在山脚下停住了。这里有一个事先挖好的土坑。施奇环顾四周后,她一切都明白了。施奇用尽全身力气,挣扎着从竹床上爬起来,挺起胸,双目怒视着国民党特务,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表示:你们这班强盗,卑鄙!无耻!今天,你们杀死我一个,明天,你们,连同你们的整个阶级统统都要被我们埋葬。之后,施奇被特务把一团旧棉絮塞进其嘴里,随即她被推下土坑,被填上土。黄土盖上后,施奇还在土中挣扎,特务头目又指使小特工将土打实,并提来一桶水浇上。蠕动的黄土变得沉寂了。

后世纪念

199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专门拨出专款,在上饶集中营建立起女英雄施奇烈士的半身塑像。塑像基座正面的上方,有赖少其同志的题词:“施奇同志浩气长存”。下方则是中办机要局的题词:“机要工作者的楷模——施奇烈士”。基座的左侧记载着施奇同志的生平简介。右侧是1995年时任中办机要局局长王振川同志的题词:“英勇就义,学习楷模”。

2007年10月12日,为纪念这位从平湖市东湖之畔走出的新四军女英雄,平湖市委、市政府建造了一尊全身铜像,并将其安放在东湖西南角花坛中央。这尊铜像高2.5米,底座高1.2米,巍然挺立,神态逼真,英姿飒爽,充满朝气与活力。铜像前种满杜鹃,两侧有桂花和翠柏掩映。在美丽的东湖之畔,一座两米多高的施奇烈士塑像正式竖立,这意味着平湖女儿历经65年的回家之路终于抵达终点——她的家乡平湖。

2018年,上饶集中营进行再次投资,重建施奇塑像。其中包括新建一个面积约为60平方米的纪念凉亭,以及一座全身纪念塑像。这座塑像高2.75米,具体来说,基座高1米,塑像高1.65米,塑像平台高0.1米。

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6月30日上午,位于平湖市林埭镇华丰村的施奇革命故事纪念馆盛大开馆。该纪念馆占地面积502平方米,主体是二层楼房。在馆前打造了一尊施奇烈士在新四军时期的铜像。馆内分为“幼年辗转遇恩师、动荡年间生星火、入党淬炼赴革命、从容就义留丹名”四个篇章,展示了施奇烈士短暂却又曲折且光荣的一生。

人物评价

施奇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机要战线上坚贞、圣洁而崇高的“丹娘”。

参考资料 >

她的革命精神穿越历史,在新时代发光.浙江省纪委监委.2025-10-13

丰 碑 ——中国共产党在浙江百年百名英烈:施奇.浙江党史和文献网.2025-10-13

施奇 烈士.中华英烈网.2025-10-13

施奇:坚贞、圣洁而崇高的“丹娘”.中国军网.2025-10-13

施奇:坚贞、圣洁而崇高的“丹娘”.中国军网.2025-10-13

施奇:坚贞、圣洁而崇高的“丹娘”.央广网新闻.2025-10-13

周山烈士鲜为人知的故事.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2025-10-14

山林永相依.铁军传媒网.2025-10-14

施奇:坚贞不屈 斗争不止(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人民网.2024-09-03

施奇烈士铜像:坚贞圣洁崇高的“丹娘”.平湖市人民政府.2024-09-03

党史教育丨我市挂牌成立首个以女烈士名字命名的女性红色教育基地.澎湃新闻.2025-10-13

北京运动翘楚体育用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