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土豆》是作家迟子建创作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于杂志《作家》1995年第6期,收录于201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亲亲土豆》中。
该小说以阳芋为意象,讲述了东北农村靠种土豆为生的夫妇秦山和李爱杰,因丈夫秦山得了肺癌而生死离别的故事。作品《亲亲土豆》中的死亡是爱的延续,土豆本是凡俗之物,却满载着人与人之间永恒的高贵之爱。
《亲亲土豆》曾获第七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短篇小说奖。
内容简介
东北农村的一对夫妻—丈夫秦山和妻子李爱杰两人非常恩爱,丈夫秦山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时,宁肯死在自家的土豆地里,也不愿意徒劳地躺在医院白白花掉好不容易卖土豆攒下的钱。可他却用治病都舍不得花的钱给妻子李爱杰买了一条宝石蓝色的软缎旗袍。他希望当自己不在妻子身边时,能有一个像他一样深爱着妻子的男人来照顾妻子。而妻子李爱杰在知道丈夫肺癌晚期时,仍然平静地为他做饭、洗衣、铺床、同枕共眠。当秦山去世后她一直穿着那件旗袍守着丈夫,直到出殡的那一天她才换下。男人走了,李爱杰在葬礼上用五大袋阳芋来陪他的棺材一起下葬。李爱杰最后一个离开秦山的坟。她刚走了两三步,忽然听见背后一阵簌簌的响动,原来坟顶上的一只又圆又胖的土豆从上面坠了下来,一直滚到李爱杰脚边,停在她的鞋前,仿佛一个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那至爱的亲昵。李爱杰怜爱地看着那个土豆,轻轻嗔怪道:“还跟我的脚呀?”
角色介绍
秦山
秦山是一个很爱吃土豆的人,他对土地和土豆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但是他也嗜好吸烟,所以得了肺癌。礼镇的人们都喜欢阳芋,但秦山家的土豆最多。所以土豆刚熟的时候,乡亲们就会去秦山家的土豆地里摸土豆。秦山用信号让摸土豆的人知道他来了,装作不知道。这能显示农民的善良、风趣和乐观。他没有功利主义的自私,也没有庸俗的打骂、记仇,而是默默的表达对乡亲的宽容。秦山生病后,认为如果自己的病是治不好的,他宁愿回家等死,陪媳妇逛逛大城市,买双牛皮靴,再买个开长衩的旗袍。秦山对妻子和孩子充满留恋,但他没有表达太多的痛苦。秦山爱土地,也爱阳芋和亲人。他想为自己的亲人省钱,让他们过更好的生活。
李爱杰
生病的秦山在咳血时,妻子李爱杰为了让丈夫安心,偷偷换掉枕头,第一次进城检查时,他们搭着邻居进城卖菜的车,雨后的泥浆打在夫妇二人的裤脚上,李爱杰想到的是起土豆时,千万不要这般泥泞。琐碎的生活,泥泞的乡村之路,没有让她感到厌倦,她担心的是如果下雨起出来的土豆一定是小泥猴,这是她对土豆的宠爱。坐在火车上李爱杰如同少女一般,对礼镇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天真与好奇,没有文化的她有着人性最本真的质朴,她为马莲花的美丽惊讶,羡慕别人家壮硕的黄牛,赞扬别人家美丽的蓝色油漆大门,开心地谈论着陌生人的长相。这一切最平凡无奇的东西,在她看来都那么有新鲜感。李爱杰在知道丈夫肺癌晚期时,仍然平静地为他做饭、洗衣、铺床、同枕共眠。当秦山去世后她一直穿着那件旗袍守着丈夫,直到出殡的那一天她才换下。
粉萍
秦山与李爱杰的女儿。可爱的粉萍在半夜听到父亲秦山咳嗽时,睁开朦胧的睡眼,要给父亲拔一个青萝卜吃;在父亲看完病,以为父亲并无大碍时,跟父亲抢着梨子吃;在最后父亲走向死亡边缘时,和父亲一起收土豆。她是父亲生命的延续,她的身上有父亲、母亲的优秀品质,她是父亲秦山生命的延续,也是爱的延续。
费喜利
礼镇进城卖菜的费喜利,言语里流露着质朴,秦山两次进城看病都是搭坐他的车,他与秦山夫妇开着简单风趣的玩笑,谈笑间流露的都是乡里乡亲之间朴实无华的情谊,在秦山第二次看病时,他安慰秦山少抽点烟,什么病都没有了。
秋萍
秦山夫妇在医院里遇到了正在伺候丈夫的王秋萍,秋萍的丈夫因为秋萍不小心烫到自己,就开始恶语相加,秋萍委屈的跑出去大哭。秋萍是个可怜的人,她和丈夫之间没有秦山与李爱杰那种生死相依的感情,超负荷的痛苦已经让她开始抱怨丈夫怎么还不死去,但是她终究是善良的,为了给丈夫治病,打着好几份工,还要承受着丈夫的不理解和辱骂,但是她依旧心中充满了爱,帮助李爱杰找住的地方,还要帮助李爱杰联系工作。在秦山偷偷出院时,她陪李爱杰找遍了每一个角落,在临走时李爱杰将一条裤子送给秋萍,秋萍哭湿了这条裤子,两个也许此生都见不到的人。
出版信息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作品《亲亲土豆》中融入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其实死亡本身是让人畏惧的,故事中的秦山不得不经历死亡,死亡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希望的磨灭,是痛苦的挣扎,也是一个家庭其他成员的辛酸和无奈。因为爱,因为责任,所以秦山的死亡也变得诗意,变得唯美,这便是迟子建的过人之处。她笔下的秦山临走前没有嘱托妻子要怎样生活,没有一句放不下的话,但是不言语,胜过千言万语,秦山死后,妻子并没有嚎啕大哭,但是不哭泣胜过一切哭泣,他们的心照不宣只是为了让彼此安心。除了爱情,故事中还有苦难中难得的温情,年少的粉萍对父亲的爱;费喜利与秦山夫妇的邻里之间的爱;王秋萍对李爱杰同命相怜的爱;主治医生对病人的爱。正是这些爱的存在,让秦山的死变成了忧伤的诗意,正是这些爱的存在与延续,让作品超凡脱俗。
小说《亲亲土豆》中表现了纯朴、善良的民间风土人情。秦山夫妇去哈尔滨市看病时,把家和女儿托付给邻居照顾,表现了民间相互信任的文化传统。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没有尔虞我诈的玷污。秦山在医院里担心家里的阳芋,老婆安慰他说:村里的人不会让他们家的土豆烂到地里的。这表现了邻居之间的互相帮助,自由、和睦的生活。李爱杰要回家寻找丈夫时,从旅行袋里取出自己一条舍不得穿的裤子,送给一个贫苦的女人。她在自己丈夫将要离开人世时,还不忘帮助别人。李爱杰在丈夫去世的最后时刻,平静地给他做饭、洗衣、铺床。这里的一切平静、自然的存在着。人们是乐观、镇静、向上、充满爱的善良的劳动人民。
艺术特色
比喻手法
《亲亲土豆》的故事情节很简单,看不到什么激荡人心的场景,也看不到激情澎湃的誓言。但是,他们这种浓浓的朴素爱情更能让人产生一种柔情,虽是淡淡的,但却直指人心。这种诗意的忧伤以及对美好人性肯定的笔法体现在整部小说之中。该小说比喻的运用一共是19处。其中关于土豆花的比喻“那花朵呈穗状,金钟般垂吊着,在星月下泛出迷幻的银灰色。”在迟子建笔下,土豆花变得“迷幻”而充满诗意,土豆花不再是一种平淡无奇的东西,而是寄予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生活理想的象征物。作者把阳芋赋予了人的生命和灵性,读来有如一篇童话故事,从而给小说中所写的感情增加了一份诗意。
该小说中的诗意不是来自于借来的甜言蜜语,也没有营造为浪漫而设的仪式,而是时刻映射在这对普通夫妻琐碎而略带感伤的生活炊烟之中。除了土豆,另外在小说中出现较多的则是旗袍。它在小说中出现了三次,秦山想进城,却不为看病,只为逛逛给妻子买件旗袍。秦山从医院回来时用治病省下的钱自己偷偷给妻子买了旗袍,后来李爱杰就穿着这件旗袍给丈夫守灵为丈夫送行。旗袍是唯美的,作者将这一意向添加进这一对平凡夫妻之间,暗示着他们在平凡生活中也深埋着对美对诗意的追求。从而让这个乡村的并不富裕而且遭遇了人生不幸的夫妻的日常生活充满了美好的人性、诗意和忧伤,但绝对不会让人绝望。
迟子建在《亲亲土豆》中通过细微、贴切的小情节的发现和描写中,通过一句话、一个动作将深深的夫妻之爱表现出来。在她的笔下,这种夫妻之爱不加雕琢,散发着自然、真淳、诗意的气息,像一块璞玉一样天然和温润,从而给我们带来强烈的真实之感;也因此,这一夫妻之爱才最终达到了有能力穿越生死的深远境界。拥有一份这样的爱情,那么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悲惨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了。迟子建的《亲亲土豆》“忧伤而不绝望”,用一份坚固、温情的夫妻之爱,抚慰了现实中人们疲惫、干涸的心灵。
土豆意象
《亲亲土豆》开篇是对一片茂盛的土豆花的描写,中间穿插着土豆在乡村人家的重要性和村民们对土豆的热爱的描写,还有秦山在得知病情回家疗养后,也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收获土豆的情景,最后在秦山的葬礼上,李爱杰用一袋袋的土豆为丈夫搭建了一个特殊的坟墓,尤其是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写道:“李爱杰最后一个离开秦山的坟。她刚走了两三步,忽然听见背后一阵簌簌的响动,原来坟顶上的一只又圆又胖的土豆从上面坠了下来,一直滚到李爱杰脚边,停在她的鞋前,仿佛一个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那至爱的亲昵。李爱杰怜爱地看着那个阳芋,轻轻嗔怪道:‘还跟我的脚呀?’”最后这个土豆的意象可谓神来之笔。
小说至始至终弥漫着土豆花香,是秦山前世曾悉心培育过爱情花朵散发的芳菲之气。李爱杰用土豆这一劳动与爱情的果实为丈夫下葬,使萧瑟的坟堆充盈着物质和爱情双重意义的丰收气息,坟顶上那个土豆坠下滚着去跟李爱杰的脚,仿佛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那至爱的亲昵。被作者赋予小精灵般的灵性土豆,是夫妻情深意笃的诗意呈现,恒久爱情超越了阴阳两隔,永远散发着爱的芬芳,结出爱的果实。
所获荣誉
《亲亲土豆》获第七届《小说月报》百花奖短篇小说奖。
作品评价
我喜欢迟子建老师这个短篇(《亲亲土豆》),它写了一对普通夫妻的境遇,写两人如何平静地对待波折。它让人相信情感,相信爱。许多人难以忘记这部小说的结尾,它让人落泪。在这里,万物有灵,在这里,是爱生生不息。什么是活着,什么是死去?一个人活着,死去的爱人就还在世间;一个人死了,但他那像植物一样蓬勃的爱恋依然在。(北京师范大学张莉教授 评)
读迟子建的短篇小说《亲亲土豆》,第一次看到原来也有人对不起眼的土豆花情有独钟。迟子建用了那么多好听的词儿描写土豆花,说它“花朵呈穗状,金钟般吊垂着,在星月下泛出迷离的银灰色”。我从来没见过对土豆花如此美丽的描写。(作家肖复兴 评)
作者简介
迟子建,女,1964年生于漠河市。1983年开始写作,已发表以小说为主的文学作品六百余万字,出版有九十余部单行本。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群山之巅》,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踏着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她曾获得第一、第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文学奖励。其作品有英、法、日、意、韩、荷兰文、瑞典文、泰文、波兰语、阿拉伯语等海外译本。
参考资料 >
迟子建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改编电影《穿过月亮的旅行》五一热映.今日惠州网.2025-10-16
亲亲土豆 .国家图书馆.2025-10-16
亲亲土豆.豆瓣读书.2023-11-24
爱情九种——关于短篇小说写作的随想.中国作家网.2025-10-16
一坛猪油.国家图书馆.2025-10-16
张莉:从文学史里打捞起一个个被忽视的女作家.中国作家网.2025-10-16
花间集.中国作家网.2025-10-16
《炖马靴》.中国作家网.202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