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学中心(外文名:National Medical Center),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依托高水平医院设置的国家级医学中心,旨在打造医学高地,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2019年,国家正式启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2020年5月,国家卫健委发通知,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同步发布了国家医学中心名单。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截至2024年2月,中国已设置的13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市、杭州市、武汉、广州市等地。2025年9月29日,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雄安院区)一期建设项目开工。
截至2025年10月,中国已设置13个类别26个国家医学中心,包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等。此外,还有如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尚未建成)、国家医学中心(中医类)(尚未建成),国家急性高原病医学中心(暂未设医院)、国家血液病医学中心(暂未设医院)等也在建设和培养中。
历史沿革
2017年开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国卫医发〔2017〕3号),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依托高水平医院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医学高地,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明确,到2020年,依托现有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合理规划与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进一步完善区域间优质医疗资源配置,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促进医疗服务同质化,逐步实现区域分开,推动公立医院科学发展,为实现分级诊疗创造条件。根据规划,国家医学中心会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等方面有力发挥牵头作用。到2020年,中国会在全国范围内按综合和不同专科类别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并在各省设置建设1个综合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
2019年,国家正式启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工作。2020年5月,国家卫健委发通知,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工作,同步发布了国家医学中心名单。截至2021年4月,中国已经完成设置了10大国家医学中心,分别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和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同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文确定中山医院为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2022年11月18日,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启动。
2022年1月,《“十四五”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方案》提出,采用“目标导向、揭榜挂帅”的方式,遴选一批医学水平突出、影响力强、积极性高的医院作为建设依托单位,支持建设若干综合类、专科类、中医类国家医学中心。
截至2022年10月,中国已建成12个国家医学中心。截至2024年2月,中国已设置的13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市、杭州市、武汉、广州市等地。
2025年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截至2025年9月,中国已设立13个类别26个国家医学中心。2025年9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增设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2025年9月29日,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雄安院区)一期建设项目开工。该项目是推进京津冀卫生健康事业协同发展、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重要里程碑。
认证要求
国家医学中心的设置名单并非永久性,根据2019年1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通知,连续3年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国家医学中心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资格并撤牌,主体医院3年内不得再次申报国家医学中心或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将结果向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通报。
国家医学中心名单
价值意义
国家医学中心,旨在打造医学高地,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带头开展全国疑难危重症诊断治疗,示范、推广适宜有效的高水平诊疗技术;培养临床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整合资源建立疾病信息库、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探索高水平医院管理机制,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全方位带动国家医学发展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同时,认真落实医改任务,牵头组建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切实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参考资料 >
每日一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further reform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system.英语点津.2025-10-20
中心概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5-10-20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宣武医院济南医院发展纪实.齐鲁壹点.2025-10-20
卫健委发通知:国家医学中心名单公布(内附名单).泉州医声.2025-10-20
河南日报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勇攀中医医学高峰(建设中医药强省正当时).河南日报.2025-10-20
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雄安院区)开建.北晚在线.2025-10-20
10大国家医学中心:北京占10席,上海5席.人民日报.2025-10-20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国新网.2025-10-20
铸造卫生健康领域的国之重器!全国首个立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今启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25-10-20
中山医院青浦新城院区一期项目封顶2025-04-03 来源:“绿色青浦”微信公众号.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2025-10-20
全国首批!国家医学中心落户天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5-10-20
河南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数达到12个,居全国第一.河南大象网.2025-10-20
2025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来了!.河南省人民政府.2025-10-20
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在中山医院启动.附属中山医院.2025-10-20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高原病医学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5-10-20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血液病医学中心和国家血液病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5-10-20
《“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解读.卫健委网站.2025-10-20
进一步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中国经营网.2025-10-20
《“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提出加强中西医协作.人民网.2025-10-20
《“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025-10-20
全国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启动建设,上海中山医院披露细节.百家号.2025-10-20
我国已建成50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12个国家医学中心.人民日报.2025-10-20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增设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卫健委网站.2025-10-20
重磅喜讯!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落户浙大一院.浙江大学医院管理办公室.2025-10-20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的通知.卫健委网站.2025-10-20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通知.中国卫生杂志.2025-10-20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骨科医学中心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