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川水库
来源:互联网

锦绣川水库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座中型水库。水库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西营乡,玉符河支流锦绣川上。其控制流域面积166平方千米,总库容量377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量2892万立方米。该水库主坝为块石重力溢流坝,最大坝高41.5米,顶宽4.7米,长117.0米。拦河大坝为浆砌石溢流重力坝,有10个自流孔。锦绣川水库管理机构为锦绣川水库管理处。其夏季水质等级为Ⅲ级;冬季水质等级为Ⅳ级。

1966年10月,锦绣川水库开始建设。1970年10月,该水库竣工。1988年,其开始向济南市供水。2000年,政府对原水库大坝进行除险加固、增容,竣工后增容700万立方米。2007年,其被列为省级饮用水水源地。2011年4月,锦绣川水库被列为国家级饮用水水源地。2023年9月27日,济南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调水工程开始试运行。2025年10月8日15时,锦绣川水库开始开闸放水,最大泄流量达30立方米每秒。

锦绣川水库周边有九如山,金象山以及红叶谷等景点。该水库承担济南南部区域居民生活、灌溉、河湖生态、济南泉域重点渗漏带回灌补源等任务,水库蓄水来自当地地表水。

发展历程

1966年10月,锦绣川水库开始建设。1970年10月,该水库竣工。。1988年,其水库开始向济南市供水,日平均供水5万吨,最高达到9万吨,担负着济南市经十路以南40万人吃水任务。2000年,投资2184万元,对原水库大坝进行除险加固、增容,竣工后增容700万立方米,提高了防洪、城市供水、农业灌溉、水利发电、水产养殖能力。

2007年,其被列为省级饮用水水源地。2011年4月,锦绣川水库列为国家级饮用水水源地。2020年7月31日,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调水工程正式动工建设。2023年9月27日,济南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调水工程试运行,设计日调水规模为30万立方米。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锦绣川水库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西营乡,玉符河支流锦秀川上。

气候

锦绣川水库所处的地域属于暖温带气候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夏热冬冷、四季分明的大陆性季风气候。

水文

锦绣川水库所处的地域的河流分属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水系。湖泊有芽庄湖、大明湖、白云湖等。

地质

锦绣川水库所处的地域是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交接带,南依泰山,北跨黄河,地层南老北新,南部以古生界石灰岩为主,北部以新生界松散堆积物为主。大地构造处于华北板块的华北拗陷区的济阳坳陷和鲁西隆起区之鲁中隆起的衔接地带。北部为济阳坳陷、淄博市—茌平坳陷,南部为鲁中隆起,属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

地形地貌

锦绣川水库所处的地域地势南高北低,呈现由南向北依次为低山丘陵、山前冲积—洪积倾斜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的地貌形态。

工程结构

锦绣川水库主坝为块石重力溢流坝,最大坝高41.5米,顶宽4.7米,长117.0米。拦河大坝为浆砌石溢流重力坝,有10个自流孔,高48米,长328米。大坝两侧设有放水洞,过水流量7立方米,左侧有水力发电站,可供农村用电。

技术参数

开发与保护

开发

连通调水工程是济南市水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该工程起点为卧虎山水库北岸,终点为锦绣川水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座新建泵站,敷设16.36公里的输水管线,并新建相应的阀门井、测流井、排气井、分水口、倒虹吸等管道附属建筑物,设计输水管线流量3.47立方米/秒,设计日调水规模30万立方米。该工程正式通水后,可实现两水库间黄河、长江水、地表水等多水源的联合调度,利用卧虎山跟锦绣川两座水库的可靠水源,有力缓解城区河道水库有河碘化钠,季节性断流的困局,对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城市生态水网、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助力泉水持续喷涌起到重要作用。截至2024年,完成2020年度日常维修养护工程项目176万元,主要包含库区保洁与维修、大坝和管理设施维护、渠道及附属设施维护、库区信息设备及视频监控设备维修养护、水质监测设备维护。专项维修养护工程25.66万元,主要包含管理处环境提升8.4万元,防汛值班室改造17.26万元。

保护

2017年冬至2018年春,济南市整体降水量偏少,锦绣川水库水位大幅下降。而在水库沿岸,民宅民宿非常集中,同时,这里是去往九如山,金象山以及红叶谷等旅游景点的必经之路,因此,生活污染以及旅游餐饮成为了最影响此处水源质量的因素。针对这一问题,锦绣川办事处根据水源地保护非常重视, 首先划定了一级保护区,对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农家乐、养殖场及时关停并后期给予拆除,拆除后给予绿化,保持生态环境。  

截至2022年,锦绣川水库库区周边存在水土流失、水质恶化等问题。水库周边村庄众多,村民耕种现象较为普遍,进入汛期后,雨水顺高差经过村庄道路,将大量冲积物和污染物携带后冲入水库库区,造成水库库容逐年减少、库底淤积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水库周边面源污染较为严重,总氮含量一直超标:再加上生物污水和废水随着地表径流流入水库,导致水库总磷、COD等各项污染物增高,水库水质受到影响。为加强驻地水污染防治,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洪峰流量,锦绣川水库服务处同相关科研部门建设开发了生物滞留池,以达到减少污染和水土保持的效果。

作用与价值

锦绣川水库的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0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兼有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该水库承担济南市南部区域居民生活、灌溉、河湖生态、济南泉域重点渗漏带回灌补源等任务,水库蓄水来自当地地表水。济南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调水工程正式通水后,可实现两水库间黄河、长江水、地表水等多水源的联合调度,利用卧虎山跟锦绣川两座水库的可靠水源,将有力缓解城区河道水库有河碘化钠,季节性断流的困局,对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城市生态水网、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助力泉水持续喷涌起到重要作用。

获得荣誉

周边景点

锦绣川水库所处区域有九如山,金象山以及红叶谷等景点。

相关数据

锦绣川水库1974-2016年历年下泄流量在0.7~100m/s,共下泄15次,其中最大泄流量100m/s发生在1996年,最小泄流量0.7m/s发生在2015年。自2000年锦绣川水库增设闸门后,地表水拦蓄能力加强,水库调蓄能力提升,水库下泄频率明显增多。2000年以前下泄7次,平均0.27次/年;2000年以后下泄8次,平均0.47次/年。2000年以前有记录的下泄量,最大下泄量为100m/s,最小下泄量为10.5m/s,其中在10~50m/s之间的5次,占总下泄次数的71.4%,在50~100m/s之间的2次,占总下泄次数的28.6%;2000年以后有记录的下泄量,最大下泄量为48.0m/s,最小下泄量为0.7m/s,其中在0~50m/s之间的8次,占总下泄次数的100%。2025年10月8日15时,锦绣川水库开始开闸放水,最大泄流量达30立方米每秒左右。

相关事件

2024年6月6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在锦绣川水库上游发现,部分区域确实几乎干涸见底。专家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去年降水少,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城市供水。

参考资料 >

济南锦绣川水库开闸放水.新黄河.2025-10-11

济南锦绣川水库干涸见底?专家回应→.网易.2025-10-11

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调水工程正式动工,2022年实现“牵手”试运行.新黄河.2025-10-11

济南南部两大“水缸”即将牵手 市区群泉可能要“撒欢”.大众网济南.2025-10-11

济南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调水工程试运行.人民资讯.2025-10-11

生活污染旅游餐饮如何不影响水源 锦绣川水库应对有招.齐鲁网.2025-10-11

济南市气候特点.天气网.2025-10-11

地理气候 .济南市人民政府.2025-10-11

济南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调水工程试运行.闪电新闻.2025-10-11

年报.天眼查.2025-10-14

济南卧虎山水库至锦绣川水库连通调水工程试运行.海报新闻.2025-10-14

北京运动翘楚体育用品网